来源:巩义信息网|时间:2016-11-14|栏目:农业
密云区王各庄村,50多年前密云水库移民的承接地之一,大批村民曾移居至此;也正是这50多年间,这里成了城乡结合部,工业大院遍布,流动人口聚集,土地无序蔓延。
两年多前,王各庄村棚改项目开始酝酿筹备,手术刀不仅朝向房子问题,还有村民身份、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难题,也让这里成为了北京首个集体土地上的棚改项目。记者从负责实施运营该项目的北京住总集团获悉,十里堡镇王各庄村棚改控规已率先获得市规土委批复,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建设。
解决密云水库移民后遗症
今年9月30日,《密云区十里堡镇王各庄棚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》正式获得市规划国土委批复。这距王各庄村棚改项目的酝酿和筹备已经过去了两年。
2014年下半年,酝酿多时的十里堡镇王各庄棚改项目立项。这也成为市、区两级政府确定的北京市首例远郊区集体土地棚改试点。项目实施主体住总绿都公司董事长崔学乔解释,在此之前,北京的棚改项目基本都是在国有土地上进行,而王各庄项目这次首开先河,所要破解的问题之难可想而知。这个项目做好了,也能为本市广大的集体土地棚改积累经验。
历史问题的年头比我岁数都大!刚到密云时,崔学乔头一回进入村民家里,就震惊北京还有这样破旧的房子:家徒四壁,黑咕隆咚,人在里面住都担心结不结实。
这是一笔历史欠账。1958年,密云水库建设计划敲定,此后连续几批村民向周边地区搬迁,当中不少人都移民到了王各庄村。近20年,这里成为北京城乡结合部的一处缩影:自然野蛮生长,盖好的大棚实际成了工业大院;村子不大,却聚集起大量的流动人口……
两年前,密云区敲定通过棚改的方式破解这块土地的难题。然而,这块土地没有城市规划、没有市政设施、没有控规、没有土地利用规划,一切得从头开始。历经两年,终于完成了控规等多项前期工作,选址等工作开始提上议程。
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次棚改项目并非只是单单建房,而是通过PPP模式(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),住总集团成为运营主体,政府属于监管部门,而在后期运营中也能通过更市场化的手段保障老百姓的利益。
村民够岁数能拿养老钱
房子换了,老百姓是否还要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?村里的集体资产能否趁机盘活?周边有没有产业,是否还需要钟摆式地每天往城里跑?房子的事儿是大事儿,由此牵出来一连串亟待解决的大事。
这几天,崔学乔频繁地往城里跑,他要解决的就是十里堡镇全镇成千上万名老百姓的身份问题,老百姓换了好房子、搬了家,还要变身份,享受市民待遇。
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以率先启动的王各庄村为例,目前投入的38亿元中,有十二三亿元都用来为适龄村民一次性趸交社保,人数近1400人。这样一来,男性年满60岁、女性年满55岁每月就能凭着存折领出一笔收入。以前总说养儿防老,而现在则趁着棚改,解决了养老钱。他说。
对于大量三四十岁的年轻人而言,这次棚改也给他们规划了另一条路。崔学乔说,在对王各庄村集体资产的处理上,并没有不顾未来的一次性分光,而是选择采取各种持久的方式盘活资产,让老百姓能获得长期收益。
其实在最初编写控规时,就已经结合当地及周边的产业规划。考虑当前密云的发展及特色,未来的棚改项目中的产业也将朝着绿色科技、养老、文化教育、娱乐旅游等方向发展。
最快两年半村民上楼
目前,王各庄村棚改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获得批复后,正在进行入户测绘面积等具体工作并办理相关手续,根据计划,将在今年年底完成拆迁、实现开工。
从规划上,王各庄村棚改项目位于密云区十里堡镇,东临程家庄、庄禾屯现状村庄,南至右堤路,西临西统路,北至101国道,回迁安置房面积达13.9万平方米。
王各庄村迈出来的是第一步。在十里堡镇,被列入类似的棚户区改造计划的村庄还有程家庄、庄禾屯等4个村庄。规划用地总面积40.22公顷,其中建设用地面积31.42公顷,将建接近120万平方米的回迁房,规划居住人口破万。
老百姓上了楼,节省了土地。剩余土地除了平衡棚改资金外,还将进行绿化,约达到三四成,真正让这块土地实现了减量发展。
交通方面,除了现有的京承高速外,正在建设中的京沈客专、环北京大七环以及即将开建的京密高架路也将成为十里堡镇5个村子棚改项目与中心城区连接的大动脉。
根据计划,率先启动的王各庄村计划在36个月内完成棚改,力争两年半让村民住上新房。而其它4个村子的棚改工作当前也正努力进行各项前期工作,争取尽早取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,预计在明年下半年启动建设。
上一篇:北京市三环全线自行车道年内疏通